学院领导 |
杨云霞,1972年12月生,汉族,中共党员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。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。负责学院规划发展、学科建设、师资队伍建设、省部级研究平台建设工作、办公室工作(B角)。 联系电话:029-88431904
蒲传新,1980年10月生,汉族,中共党员,法学硕士,副教授。 曾任学校人文与经法学院学院学生辅导员、分团委书记,党委学生工作部、学生处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,航海学院党委副书记,党委宣传部副部长,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,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、副县长(挂职)等。 先后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学生工作干部、陕西省劳动模范、学校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。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。负责稳定安全工作、思政课改革创新、办公室工作(A角)。 联系电话:029-88431902; 副院长 张云 1974年9月生,汉族,中共党员,哲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洛威尔分校哲学系访问学者。 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、自然辩证法、工程伦理等课程,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、工程技术伦理与政治哲学研究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、陕西省社科基金、西安市社科基金、陕西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等10余项,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0余项,在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,出版学术著作5部,获多项科研奖励。先后荣获陕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标兵、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最满意教师等荣誉称号。 分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。 联系电话:029-88431929 1981年10月生,汉族,中共党员,法学博士,副教授。 2007年4月在人文与经法学院任辅导员,学院团委书记。2012年11月任学校团委副书记。2018年6月任学生处办公室主任。2018年10月任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。2019年12月起任2022世界杯app党委副书记。先后荣获陕西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,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,陕西高校赴县级团委挂职优秀干部,陕西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优秀工作者,学校“三育人”先进个人,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指导教师,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“大练兵”省级展示思政课教学团队标兵等荣誉称号。 分管学院学生工作、学生党团建设、信息化建设、文化建设、新媒体宣传、校友工作。
副院长 贺苗 1976年8月生,汉族,中共党员,法学硕士,副教授,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,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访问学者(2013.5-2014.5,纽约),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访问学者(2016.7-10,悉尼)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,国际ISW认证教学咨询师。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和舆情研判。在CSSCI、海外期刊、党刊党媒发表多篇文章,决策咨询报告36项被中宣部、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工信部和陕西省委宣传部采用。主编、副主编教材2部。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、国家级在线课程建设《自然辩证法概论》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2项、工信部党建项目、陕西省教改立项重点项目、陕西省新文科首批建设项目等,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展示一等奖、首届陕西省思政大练兵教学标兵、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、陕西省疫情防控期间在线课程优秀案例、新华思政课程展播主讲人、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最满意教师、2017-2021陕西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个人,舆情报告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年度优秀稿件1项(第一完成人)、获陕西省委宣传部年度优秀稿件5项(第一完成人或独著)。 分管本科思政课教学。 联系电话:029-88431927
联系电话:029-88431905
1982年4月生,汉族,中共党员,历史学博士,准聘副教授,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业硕士生导师。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。 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“四史系列课程”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等课程, 主要从事西北民族史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。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、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、陕西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重点项目等课题10项,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《中华农业文明通史》。在《西北民族研究》《西域研究》《西北民族论丛》《新疆大学学报》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,在陕西日报发表理论文章1篇,出版学术专著1部。获中央统战部全国统战理论成果三等奖、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案二等奖、陕西省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。其负责主讲的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被认定陕西省级一流本科课程(2021)。"四史"系列课程被认定为西北工业大学一流课程(2022)。 分管工作:协助院长分管思政课教学 联系电话:88431927 |